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新定义了基础设施建设,把工业互联网与5G、人工智能、物联网并列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是工业互联网重要的组成部分,“统一管理、互联互通、安全可控”的各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将服务于工业中的各个细分行业,促进网络连接与工业数据的互操作。本文将围绕标识解析节点的建设意义、建设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展开,希望对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建设及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经验看,每当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基础设施建设便成为发展经济的重要动力,2019年,正是处于这样的历史阶段。在我国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比较完善和建设边际效益趋减的情况下,传统的“铁公基”基础设施需重新定义。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新定义了基础设施建设,把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定义为“新型基础设施”,并将基础设施列为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之一。这意味着,发展新型基础设施,支撑数据驱动的新科技产业化落地,是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内生增长的重要动力。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是标识解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由国际根节点、国家节点、二级节点、企业节点、公共递归解析节点等要素组成。国家节点是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中实现内外数据互联互通的关键环节,即是对外互联的国际关口,也是对内统筹的核心枢纽。二级节点是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中直接服务行业企业的核心环节,既是推动标识应用的重要抓手,也是打造标识生态的重要引擎。企业节点是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中推动企业内外数据流通的重要环节,既是企业自身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内容,也是促进整个供应链升级的强力推手。公共递归解析节点是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中保证解析服务性能的主要环节,既是维护标识解析服务正常运营的重要设施,也是实现我国标识解析技术自主创新的关键增长点。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旨在解决工业系统的各种元素互联的问题,实现物理实体间的通信,使上层数据能够进行端到端流动及深层次应用,提供数据资源,可以从工业元素的信息采集、网络服务、信息共享、安全保障、应用等多个层面的多个维度进行描述。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架构分为业务视图、功能视图、实施视图、安全视图四个视角。其中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实施架构,分为企业侧、公共平台侧和应用侧。
国际根节点及其镜像节点是指一种标识体系管理的最高层级服务节点,提供面向全球范围公共的根层级的标识服务,并不限于特定国家或地区。我国标识解析体系已实现与Handle体系、OID/GS1体系和DNS体系的融合,是兼容多标识体系的融合架构。
国家节点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部的标识服务节点,能够面向全国范围提供标识解析服务,以及标识备案、标识认证等管理能力。国家节点既要与各种标识体系的国际根节点保持连通,又要连通国内的各种二级及以下标识服务节点。
为了提高解析效率和安全稳定性,综合考虑业务需求、网络分布、地理位置等因素,我国选取了东部(上海)、西部(重庆)、南部(广州)、北部(北京)、中部(武汉)建设国家节点。截至2019年11月11日,国家节点已与Handle解析系统、OID注册系统完成对接,实现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在全球范围内的互联互通,国家节点日解析量超1033万次(其中标识解析56万次,域名托管解析977万次)。
随着标识注册量和解析量的稳步提升,规范工业互联网标识管理制度成为重要任务,目前,相关单位正在起草制定《工业互联网标识管理办法》,主要针对工业互联网标识管理范围、管理对象、标识运营机构设立及其服务能力、管理主体的职责及管理方式、监管范围及惩罚措施等方面提出要求。
二级节点是面向特定行业或者多个行业提供标识服务的公共节点。二级节点既要向上与国家节点对接,又要向下为工业企业分配标识编码及提供标识注册、标识解析、标识数据服务等,同时满足安全性、稳定性和扩展性等方面的要求。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标识资源分配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营、标识应用对接和推广等工作,并通过与国家节点互联互通接入整个标识解析体系。截至2019年11月11日,26个二级节点已部署上线并进入试运行阶段,覆盖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11个省(区、市),标识注册总量超8亿个。
2019年6月25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导则》发布,阐述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内涵和架构,描述了二级节点的定位和作用,明确了二级节点的类型和命名规则,归纳了二级节点建设的核心内容,提出了二级节点的建设模式,明确了二级节点运营要求。
递归节点是指标识解析体系的入口设施,能够通过缓存等技术手段提升整体服务性能。当收到客户端的标识解析请求时,递归节点会首先查看本地缓存是否有查询结果,如果没有,则会通过标识解析服务器返回的应答路径查询,直至最终查询到标识所关联的地址或者信息,将其返回给客户端,并将请求结果进行缓存。截至2019年11月11日,我国公共递归节点启动建设,将全面提升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服务能力。
企业标识解析系统为特定工业企业提供标识注册和解析服务,并可根据该企业的规模定义工厂内标识解析系统组网形式及企业内标识数据格式。企业标识解析系统可以部署在企业内部,作为企业信息系统的一部分。截至2019年11月11日,标识解析体系涵盖航天装备、建筑材料、食品行业、集装箱、家电、装备制造、线个领域,累计接入二级节点的企业数量为740家。
政府合理引导标识解析体系建设。一是在国家层面,积极做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引导,推动标识解析领域标准规范和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围绕机构职责、准入门槛、服务要求、管理程序、安全保障、监管范围和惩罚措施等多个方面,面向境内国际根运营机构、国家节点运营机构、二级节点及以下运营机构,出台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管理办法,确保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安全、可靠运行。二是在地方政府层面,发挥各自优势,制定符合各地区实际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产业政策,例如,整合本地区力量,推动产业应用,如推动地区龙头企业、代表性的平台型企业以及各中小型企业的交流合作;出台支撑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发展的“地方政策”,支撑企业转型发展;集聚创新力量,打造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应用生态。
企业积极探索标识应用场景扩展。企业积极探索内部资源整合、供应链重构和生产模式优化,实现价值流通和商业模式变革。例如,在企业内部挖掘基于标识解析服务的关键产品追溯、供应链管理、智能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创新应用模式。大企业在集聚产业资源、重构供应链、优化生产模式的同时,为中小企业提供数据资源、技术平台以及产业化转化的渠道,支撑中小企业创新,助推中小企业成长。中小企业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得以与大企业共享创新资源与能力,实现产品的快速迭代,并将创新成果(技术、产品等)通过供应链回流大企业,为大企业注入活力。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为依托,大中小企业可围绕创新链和供应链实现协同创新、协同生产、能力共享、资源共用的全面融通的发展目标。
平台充分发挥支撑政府和服务企业的纽带作用。行业组织、产业联盟应充分发挥支撑政府和服务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工业企业接入标识解析体系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例如,结合国内外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组织研究并发布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知识体系,形成管理指南、模板、工具和案例集。积极推动“产学研用”合作,鼓励企业开展标识解析应用创新实践。加快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相关的模型、质量、安全及数据流通标准制定,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技术的创新应用,为工业企业接入标识解析体系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