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文化运动中,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主张“以美育代宗教”,提出“既要实施科学教育,尤要普及美术教育”。在他倡导和创办下,1918年4月,中国第一所国家美术学府——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在北京成立。建校之初,在美术学校的中等部和高等部的图案科的课程设置里,我们已经能看到建筑学、建筑装饰、东西建筑史的课程了。特别是在高等部图案科第二部(建筑装饰图案)有更多的建筑学科教学内容。其学科目中有“建筑学”的设置,从预科到三年级的四年中,共开设了建筑学大要、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意匠、铁骨铁筋构造、家具制造及装饰法、建筑意匠施工法、装饰法等专业课程,而在其他学科目下,还有西洋建筑史、建筑制图、投影画法、透视画法等相关课程,可见建筑学的课程在整个图案科第二部的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分量。这时期大量开设的建筑课程,主要服务于图案装饰的需要,还不是真正意义上以培养建筑师为目的。
随着新的专业不断开设,北京美术学校先后更名为北京美术专门学校、北京艺术专门学校。当时,一批留学欧美日的名师聚集于此,开展美术教育讨论,传播新知,探讨美术教育的社会功能。1926年林风眠主持北京艺专教学时,提出了“走出象牙之塔,走向十字街头”的艺术主张,体现了与进步的艺术观念。1927年,北京九所国立高等学校合并为京师大学校,北京艺专改名为京师大学校美术专门部。1928年,北京改名北平,京师大学校改为北平大学,北京艺专随之改名为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增设建筑系。这是中国第一个在美术学院设立的建筑系,系主任为法国建筑专科学校毕业的工学士汪申,聘有留法回来的华南圭、朱广才、曾书和、张剑锷等教员。第一批学生共7人,预科生5人。1931 年建筑系调整,沈理源任建筑系主任,聘有朱兆雪、汪申、林志可等教员,1932年林克明也被聘为教授。1934年,北平大学艺术学院从大学分离出来改为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建筑系取消,同时在北京大学工学院成立建筑系,沈理源续任建筑系主任。从1929年正式开始招生,到 1934年撤销,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共招了3届3个班的预科和本科学生。同年在杭州的国立艺术院开始设立建筑系,并开始招生,算是延续了美术学院的建筑教育,但是后者也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并入了同济大学。
1927年6月北京艺专校长林风眠离任前与艺专教师暨毕业同学合影前排左起李超士、邓以蛰、王代之、周元圭、冯克勤、汤俊伯、谢惠庭、严智开、贺履之、林风眠、萧厔泉、齐蒂尔(捷)、克罗多(法)、彭沛民、曾雨田、汪申伯、张君壁;二排右六为毕业生刘开渠;后排右五为毕业生雷圭元
从开始设立到最后撤并,建筑教育在美术院校前后仅走过20多年历史。今天看来,虽然这段历史很短,但却具有标志意义。它标志着在当时,中国对建筑学的认识已不仅局限于工科的范畴,建筑也是美术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观念和认识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所提倡的美术教育,另一方面,来自于日本和法国的影响显而易见。遗憾的是,这种观念和认识在后来长时间的中国建筑和教育发展过程中,并未得到充分重视。
从院系调整到改革开放,这期间,美术院校一直没有设立建筑学专业。适应于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对各类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美术学院开始跨越原有的纯艺术的学科领域,结合造型艺术学科和建筑学科,发展实用艺术设计教育,在建筑与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方面开始了大胆的革新与尝试。1993年,在时任中央美术学院长靳尚谊先生倡导下,在壁画系开始设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专业创办人张宝玮教授对国际国内建筑教育状况有着相当深入的了解。因而,他在成立专业时即对专业的未来发展做了长远的考量,一开始就申报了5年的学制,并且在专业名称前冠以“建筑”二字。从开办专业的指导思想,到课程设置以及培养计划,中央美术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都显示出建筑学科的雏形和对未来正式建立建筑学专业的深谋远虑。
1995年设计系成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成为建系两个专业之一。进入新世纪,随着社会对设计人才的迫切需求,在时任学校领导及潘公凯院长的大力支持下,2002年成立了设计学院,在开展了近十年的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之后,中央美术学院正式把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分离,单独设立建筑学和环境艺术设计两个专业方向,并开始独立招生。围绕着如何在美术学院开设并办好建筑学专业,中央美术学院展开了一系列教学研讨活动。2002年,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了一次国际建筑教育研讨会,邀请了来自英国格拉斯哥美术学院麦金托什建筑学院院长大卫•波特教授、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建筑系主任彼得•塔居里教授等,数十位中外建筑教育人士共同探讨美术学院建筑教育的办学思路。来自于英美的这两所美术学院建筑教育的掌门人,不仅带来了他们在美术学院办建筑教育的成功经验,也极大地鼓舞了中央美术学院领导和教师们对建筑教育办学的信心。与会的国内外建筑教育者给美术学院建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和建议,同时也对中国的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寄予厚望。
2002年,中央美术学院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办学签字仪式(左三为潘公凯,右二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朱小地)
通过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充分协商,2002年10月,中央美术学院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正式签署了合作创办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的协议书。在筹备成立建筑学院的过程中,中央美术学院向教育部申报了建筑学本科专业的设立,获得教育部的批准,开启了中央美术学院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新天地。经过一年紧锣密鼓的筹备,2003年10月28日,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正式成立,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马国馨教授担任名誉院长,吕品晶教授和黄薇被任命为副院长,由吕品晶教授主持工作。这是国内美术学院中设立的第一个建筑学院,它的成立拉开了国内美术院校中开展系统规范的建筑教育的序幕,并确立了培养具有艺术家素质的建筑师的办学目标。
2003年10月28日,潘公凯在建筑学院成立仪式上为建筑学院名誉院长马国馨院士和副院长吕品晶授牌
2005年,建筑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进一步细分为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两个专业,并于同年10月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环境艺术设计院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同年,申报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二级学科硕士点获得教育部批准,开始了建筑学工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研究作为方向之一的设计艺术学博士点获教育部批准设立,进一步完善了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办学层次。
2007年国际建筑教育大会开幕式,齐康、吴良镛及国际知名大学建筑院系主任、教育部领导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领导等出席
基于快速发展的建筑教育形势,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决定 2007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一年一度的建筑院系主任大会暨国际建筑教育大会。这是此会议首次在艺术院校举办,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国内100余所建筑院系和国际40余所建筑院系的教授、院长、系主任500余人,分别来自于国内外的理工科大学、综合性大学、艺术类院校和独立学院等不同的院校背景。“建筑教育的特色与未来”是这次大会的主题,与会者围绕主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不同的建筑教育思想、观念在这里交锋、交流,促进了大家对建筑教育不同体系和模式的宏观认识和思考。这次会议的召开及其获得的丰硕成果,一定意义上标志着一个多元化的中国建筑教育时代的到来。
2015年,中央美院开展雨补鲁古村落建筑及环境改造项目,对雨补鲁村传统建筑进行原貌修复,探索传统村落保护与合理性开发建设相结合的乡建模式
2009年,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专业首次申报建筑学专业评估,取得无条件通过的好成绩,建筑学专业从此获得了建筑学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申报成功。2011年,在建筑学一级学科分拆为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三个一级学科后,建筑学院三个一级学科的重新申报又获得了教育部的批准,成为美术学院系统中,唯一拥有建筑类三个一级学科的建筑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作为研究方向之一的设计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也获批设立。2012年风景园林本科专业获批设立。2014年获得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2017年,建筑学专业学位在两次评估复评中,均获得顺利通过,2017年建筑学硕士学位专业评估获得首次通过。
从1993年到2018年,恢复设立的建筑学科,在中央美术学院已经经历了四分之一世纪的发展,建筑教育的相关学科和专业设置越来越全面,办学层次越来越丰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升。适应于国家文化建设的发展和乡村建设的形势需要,范迪安院长对建筑学院的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提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发展方向,要求建筑学院在紧抓内涵建设,提升整体教学和学术研究水平过程中,重点结合美院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点,加强文化建筑和乡土建筑的研究和教学,为国家培养创新建设人才。2015年以来,建筑学院先后主办了“文化建筑在中国”、“民居营造技艺走进现代生活”等一系列国际学术研讨活动,教师们既在相关学术领域展开深入的理论研究,更在文化建筑、乡村景观、乡土建筑等领域做出了大量具有探索性和示范性的实践成果。
2018年1月12日,中央美术学院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专家受聘仪式,院长范迪安为著名建筑设计师库哈斯颁发聘书,开启央美建筑学科与AMO的中国乡村建设研究合作项目
在迎接美院百年华诞之际,建筑学院又先后迎来了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的一级学科学位点合格评估,各学科评估专家组对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科研究生教育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建筑学科依托中央美术学院背景具有良好的办学氛围,走出了一条“具有艺术家素质建筑师”的培养之路,建筑学学科在引领国内建筑教育多元化办学方面独树一帜,成就卓著,并达到了国际建筑教育的高水平。
正视建筑学科发展历史,我们既要看到成绩,更要努力去发现问题。美术学院回归中国建筑教育体系之中,是快速发展的外部形势的需要,也是建筑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使然。我们不能满足于已有学科建设的成绩,应牢牢抓住建筑教育的核心价值,在学习与借鉴国内外优秀教育教学体系的经验与成果基础上,依托自身的学科和学术环境优势,重视挖掘本土文化传统并融于其中,借鉴其他艺术学科的教学思想、理念和方法,在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新的环境中,探索和建立不同于以往任何原型、任何模式的具有中央美术学院特色的建筑教育体系,以多样化的教育实践丰富中国建筑教育的结构。我们相信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科在未来的中国建筑教育发展中一定会大显身手,为中央美术学院新的百年发展创造更大辉煌!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