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钢铁、华利达、华鹏变压器3家企业上榜省长质量奖,数量居全省第二;常州23家企业获2023“江苏精品”认证,与南通并列全省第一;3家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筹)揭牌,2家由常州筹建,数量居全省第一。
质量关乎产品品质,更考验着背后的一整套生产管理体系。如今,一批优质企业走在全省前列,成为常州“大质量”建设的最优注脚。
在华利达集团生产车间,一只灵活自如的“机械手”沿着光滑的模板在布料上画出弧线,整块布匹被裁剪成特定形状。这样的裁衣设备在工厂一字排开,加足马力生产备货。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360°全自动模板机,本来需要多人参与的工序,现在一个人就能完成。”常州华利达服装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磊说,依托自动化生产,工厂从裁衣到成衣制作均实现了标准化输出,让出厂服装“做一件与做十件一样”。
华利达集团党委钱震宏介绍,近年来,集团通过生产领域的智能化改造与数字化转型,让数据、机器“多跑路”,实现了又好又快的服装智能制造。“每件衣服吊牌上的RFID码,让产品质量得以全流程追溯。”在华利达“全流程数字化协同质量管理模式”下,单件成衣的生产精度与工厂的规模化量产得到“双保障”。正是基于这一重要因素,集团首次参评就获得省长质量奖。
“数字基因”正刻入企业管理的全生命周期:中天钢铁利用工业互联网技术构建数字化、智能化质量管控模式;星宇车灯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各类质量工具综合运用,确保每月百万件灯具有产量也有质量……近年来,市市场监管部门推动卓越绩效管理、精益生产等先进管理方式进企业,与常州市工业领域的智能化改造与数字化转型有机结合,帮助一批龙头企业成为先进的质量管理者。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全市累计创建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7个、省示范智能车间202个。智能制造大背景下,全市企业质量水平有望实现更大跃升。
常州检验检测标准认证研究院的机器人检测实验室内,机械臂移动的毫厘之差都可以被精准捕捉。今年,该院获批筹建国家智能工业机器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实现常州市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零的突破”。
在该实验室所在地武进区,占全省三分之二市场规模的机器人产业链正在拔节生长,安川、节卡等百余家机器人企业,催生出更大的检验检测需求。
“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设施向产业倾斜,产业发展进一步反哺检验检测能力提升。”市市场监管局计量处处长谈歆说,今年以来,机器人与轨道交通产业的两家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落户常州,领跑全省,是常州市质量发展产业化、联盟化的鲜明写照。
近年来,常州市聚焦产业发展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通过建设联盟,吸引优质质量资源向企业靠拢。常州市在全省率先成立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链标准联盟”“动力电池产业链质量联盟”和“传感器产业链质量联盟”等,已组织企业联合开展多期质量攻关、标准研判、质量对标管理等,多家联盟企业申报各级政府质量奖和“江苏精品”。
以检验检测为主的质量基础设施,也形成了集聚效应。目前,全市已设有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轨道交通、绿色家居等特色产业链的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窗口20个,推动检验检测资源适配不同产业需求,“抱团”增强质量竞争力。
手机屏幕一头,企业可以随时“下单”,提出各类质量需求;屏幕另一头,线上平台随时“接单”,质量专家为企业把脉问诊,提供定务……这是“常州质量码”线上服务平台的应用场景。
“不知道申报哪一级质量奖等‘小问题’,往往是阻碍许多企业提质增效的‘最后一公里’。”市市场监管局质量发展处副处长吴宁说,作为质量工作牵头部门,市市场监管局在为企服务中首创“质量码”,以二维码和小程序为媒介,把与质量相关的政策和服务“秒传”企业,打消了不少企业线下咨询“路程远、耗时间”的顾虑。“常州质量码”上线运营以来,已在线万家。
以政府质量奖培育为“牛鼻子”,近年来,常州市质量服务与政策激励双推进,为市场主体提质创牌“铺路搭桥”——
常州市在全省率先成立“首席质量官之家”,将首席质量官、标准信息员嵌入企业生产运营,目前已培养首席质量官4800余名,规上企业每年新增约500名计量执行官和企业标准信息员。“第一质量人”队伍不断壮大。
常州市先后出台“创新政策20条”“产业30条”,持续扩大“常州制造”品质标杆的奖励范围和力度。市质量强市奖补资金已达千万元,惠及各类获奖者。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中国质量奖提名奖1家3次、江苏省省长质量奖(含提名奖)22个、“江苏精品”认证总数68家,均列全省前列。常州市质量工作已连续8年在省政府考核中获评A级。
电话:0535-6534223 0535-6528589
钟克利:18615357956
唐伟华:18615357959
邮箱:hobbm@www.xgjx18.com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楚凤二街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