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安9月6日消息(记者张伟)9月5日,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情况介绍会上,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张康宁介绍了陕西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单,多项位列全国前列的数据显示了陕西高质量发展的底气与实力。让我们通过这些数据,详细了解一下陕西工业的硬实力。
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2022年,陕西24条重点产业链实现产值1.64万亿元,增长17.87%。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百万辆,增长272%,增速全国第一;今年1月—7月产量51.5万辆,同比增长39.5%,产量居全国第3位。
太阳能光伏产业全国领先。隆基绿能成为全球最大的单晶硅光伏产品制造企业和国际单晶硅片标准制定者;杨凌美畅金刚石线亿公里、出货量全球第一;15个企业和项目入选国家智能光伏试点示范,数量全国第一。
半导体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西安市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入选第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三星西安工厂成为全球重要的闪存芯片生产基地;奕斯伟12英寸大硅片项目产能全国第一。
航空产业集群化发展。西飞、西航、陕飞等龙头企业在运输机、航空发动机方面优势突出;西安航空产业集群入选第一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无人机产业处于全国优势行列。
装备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西电集团特超高压输变电装备全国领先;秦川集团数控磨齿机、螺杆磨床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宝鸡石油机械公司2000—12000米系列自动化钻机国际领先;西安煤矿机械公司世界首台10米超大采高智能化采煤机投入使用;铂力特成为国内最大的金属增材制造企业。
现代煤化工产业领跑全国。煤制烯烃产能达到450万吨/年,居全国第一;国能榆林化工5万吨生物可降解材料项目、延长集团50万吨煤基合成气制乙醇项目为全球首例;陕煤18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50万吨煤焦油制环烷基特种油品项目全球规模最大。
新材料产业特色化发展。钛材加工量占全国的65%,原镁产量占全国的60%、全球的50%;核级锆材研发、生产、检测能力国内领先;钼金属精深加工世界第三、亚洲第一;陶瓷基复合材料研发生产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记者从陕西省工信厅获悉,陕西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建设“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平台体系,建成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9家,培育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65家。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20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8户,24户企业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居西部第一。安排研发奖补资金2.84亿元,带动企业研发投入增量86.12亿元;通过“揭榜挂帅”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安排4.18亿元专项资金支持182个项目成功揭榜。隆基绿能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6.81%、创造全球纪录;西安奕斯伟12英寸硅单晶抛光片填补我国半导体行业关键领域空白;西安特来电的电动汽车充电网技术为国内首创。
据张康宁介绍,陕西规划“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项目364个,计划总投资1.2万亿元。聚焦项目竣工投产和释放产能,建立重点项目跟踪服务机制。2020年以来共计推动实施重点工业投资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653个,累计完成投资4305亿元;竣工新增产能项目1238个,总计释放产值3075亿元;累计安排专项资金超60亿元,精准支持重点产业转型发展和技术改造。2023年上半年,全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7.5%,高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6.1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1.0%,高于全国5个百分点;全省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6.8%,高于去年同期16.6个百分点。
此外,陕西制定《陕西省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推进数字产业、平台经济、工业互联网、智能工厂、产业大脑五大工程。2022年数字经济规模突破1万亿元,增速13.9%,列全国第5位。陕西省成为国家数据管理能力、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地区,截至2023年7月底,累计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贯标企业1154户,居全国第8位。构建大数据产业生态圈,美林数据位列全国工业大数据企业第一位,中煤航测、陕西天润位列全国地理信息大数据百强企业。实施智能制造工程,9户企业、17个应用场景分别被评为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场景。
9月5日,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情况介绍会上,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张康宁介绍了陕西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单,多项位列全国前列的数据展示了陕西高质量发展的底气与实力。
电话:0535-6534223 0535-6528589
钟克利:18615357956
唐伟华:18615357959
邮箱:hobbm@www.xgjx18.com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楚凤二街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