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初期,纳粹德国的军事领导层对半自动并不十分重视,尽管当时这种武器正在由私人研制。在战争明显拖沓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1942 年开始的机枪饥荒 要求为部队提供速射单兵武器,以部分弥补机枪的不足。
截至 1939 年 9 月 1 日,德国步兵大多装备 K98k(毛瑟 98k)。在当时,这是最好的旋转式栓动弹匣之一。毛瑟可靠性高,经久耐用,使用寿命长,使用方便安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K98k 被德国武装部队的所有分支机构广泛用于德军参加的所有战场。然而,到 20世纪40年代初,K98k 已不能完全满足步兵个人武器的要求。它不具备必要的射速,而且相对笨重,不适合在人口稠密地区作战。它的射速受到射手操作枪栓和装填5发弹匣速度的限制。然而,这些缺点是所有弹匣式所固有的。在一定程度上,K98k的低射速被德国人依靠单管机枪而不是为部队提供火力这一事实所弥补。
武器专家认为,就性能和作战特点而言,德国 MG34/42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成功的机枪,但依靠它们作为部队火力的基础并不总是合理的。尽管这些德国机枪有很多优点,但价格昂贵,生产困难,因此在前线总是供不应求。使用在被占领国家缴获的战利品机枪以及将德国航空机枪改装成口径,只能部分弥补 MG34/42 的不足。冲锋枪虽然火力强大,但射程较短。鉴于武装部队各兵种的自动武器已经饱和,因此非常需要为步兵配备比 K98k 更好的,在德国转入战略防御后,这个问题变得尤为突出。
1941 年末,两款外形相似的半自动 G41(M)和 G41(W)交付现役部队进行测试。第一种由毛瑟武器制造厂设计,第二种由卡尔-瓦尔特武器制造厂设计。是通过排出部分火药气体来操作的。使用的弹药与 K98k 相同。
测试结果表明,半自动不适合日常服役和实战使用。这两种对灰尘很敏感。它们的活动部件必须涂上厚厚的润滑油才能可靠地工作。经过几十次射击后,火药污垢会导致滑动部件粘在一起,使拆卸变得困难。阻火器经常被烧坏。有人抱怨过重,射击精度差。两种型号都未能通过测试,被送去修改。
1942 年,瓦尔特 G41(G41(W))半自动问世。该枪由位于塞拉梅利斯的瓦尔特工厂和位于吕贝克的柏林-吕贝克机械制造厂生产。根据美国的数据,该枪的产量超过 100 000 支。
不含弹药,重 4.98 千克,枪长1138毫米。枪管长564 毫米。初速745米/秒,战斗射速为 20 发/分钟,使用 10 发弹匣供弹。表尺射程为1200米,有效射程不超过 500 米。
虽然 G41(W)被正式采用并开始批量生产,但原型的许多缺点并未消除,这引起了前线 年开始生产现代化的 G43 。1944 年,该枪更名为 Karabiner 43 (K43)。G43 的气体弹射器组件并不成功,后来被苏联 SVT-40 上使用的类似组件所取代。为了降低成本和确保可制造性,大部分零件都是铸造和冲压而成,外表面的加工非常粗糙。
与 G41(W)相比,G43的可靠性有所提高,重量减至 4.33 千克,长度减至 1117 毫米。G43 由一个10发的可拆卸弹匣提供动力,无需将弹匣从武器上拆下,即可为其补充5发。也可以使用 MG13的25发盒式弹匣。由于使用了可拆卸弹匣,战斗射速提高到每分钟 30 发。
改进型 G43 的生产量超过了 G41(W)。截至 1945 年 3 月,共生产了 402 000多支半自动。根据德军指挥部的计划,国防军的每个榴霰弹连(步兵连)应配备 19 支半自动。但实际上,这种装备水平几乎从未出现过。
G43 配有望远镜瞄准镜。G43 的精度不如弹匣装弹的 K98k ,但在巷战中,不需要远射程的情况下,装有望远镜瞄准镜的 G43 被证明是相当不错的。
1942 年,莱茵金属-博西格公司制造出 FG42 自动(Fallschirmjägergewehr 42 - 1942年型伞兵),用于装备伞兵和山地部队。可以说,这种是第三帝国设计和生产的小型武器中最有趣的例子之一。
FG42 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枪管壁上的横向孔排出部分火药气体。枪栓通过旋转后座来锁定,这是枪栓移动时枪栓上的弧形凹槽与枪托上的倒角平面相互作用的结果。枪栓上装有两个锁耳,对称地位于枪栓前端。枪托上装有后坐力缓冲器。由安装在左侧的 20 发盒式弹匣供弹。它有一个打击式扳机装置,可进行单发和自动射击。
FG42/1 有许多缺点。射击手抱怨弹壳打在脸上,握枪不舒服,自动射击时稳定性差。此外,一些部件的耐用性和使用寿命也有待提高。此外,由于生产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大规模生产受到限制。
FG42/2 的开发目的是使其技术更先进、更可靠、更便于使用。为了优化生产工艺和节省稀缺材料,采用了钢板冲压设计。然而,FG42/2 的生产成本仍然很高。最难制造的部分是铣制的机匣,它由高合金钢制成。由于种种困难,克雷格霍夫公司直到 1943 年底才开始生产 2000支。
在批量生产过程中,FG42 不断得到改进,以降低成本、提高易用性和可靠性。最后生产的型号是 FG42/3(G 型),带有冲压机匣,但仍然昂贵且难以制造。
按照 20 世纪 40 年代的标准,FG42/3 是一种性能优异、性能可靠的。枪管和枪托在同一直线上,因此没有后坐肩,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的后坐力。枪管枪口安装了一个巨大的消焰器,使后坐力降到最低。瞄准具包括一个安装在枪管上的前瞄准具和一个安装在机匣上的可调式后瞄准具。大多数量产的 FG42 都配备了伸缩式瞄准镜。为了便于徒手格斗,FG42 配备了固定式四棱针刺刀,可折叠后与枪管平行,还配备了折叠式冲压双脚架。
FG42/3 不含弹药的重量为 4.9 千克。枪长 975 毫米。枪管长 - 500 毫米。的枪口速度为 740 米/秒。使用机械瞄准镜的有效射程为 500 米。射速 - 750 发/分钟。
由于种种原因,德国无法大规模生产 FG42。仅生产了约 14000 支。除了伞兵和山地炮手,FG42 还被最有经验的国防军和党卫军部队使用。FG42 推出的时间太晚,数量也很少,无法充分展示其性能和优势。
在战争期间,各国的设计师和军事官员得出结论,现有的和机枪威力太大,无法完成单兵武器固有的大部分任务。1940年,Polte Armaturen und Maschinenfabrik A.G.公司的设计师主动开发出一种7.92×33 毫米,并将其命名为 7.9 毫米 Kurzpatrone 43(7.9 毫米库尔兹)。这种弹药的能量介于 9 毫米帕拉贝鲁姆弹和 7.92 毫米毛瑟弹之间。
33 毫米长的钢制弹壳呈瓶形,涂有清漆以防止腐蚀。7.9 毫米库尔兹 SmE 系列重 17.05 克。枪口能量为 1900 焦耳。德国的 7.92×33 毫米类似于苏联的 7.62×39 毫米。
比赛的优胜者是通过在东线的军事试验确定的。结果,MKb42(H) 被推荐采用,但必须消除一些缺陷并对设计进行某些修改。MKb42(H) 之所以能在竞赛中获胜,是因为在设计阶段就非常注重可制造性和降低成本,因此机匣和其他一些部件是用冲压模具制造的。
随着枪栓、扳机装置和气体系统设计的改进,MP 43/1 和 MP 43/2 冲锋枪相继问世。1943 年 6 月,MP 43/1 开始批量生产。1943 年秋,MP43 开始在东线大规模使用。人们发现,这种新型突击结合了冲锋枪和的优点,从而增强了步兵部队的火力,减少了对手提机枪的需求。直到 1943 年 12 月,生产设施用一种更先进的改型取代了这种型号,共生产了 12 000 多支 MP 43/1。
在收到现役部队的好评报告后,正式决定采用这种新型机枪。1944 年 4 月,在进行了一些设计和技术改造后,MP43 被更名为 MP44,1944 年 10 月,该武器被最终命名为 StG44(Sturmgewehr 44)。
不带弹药的 StG44 重量为4.6千克,带30发弹匣的重量为5.2千克。枪长940 毫米,枪管长419 毫米,初速685 米/秒,单发有效射程400 米,射速 550-600 发/分钟。
关于 7.9 毫米 库尔茨 式的生产数量,各种资料并不一。
电话:0535-6534223 0535-6528589
钟克利:18615357956
唐伟华:18615357959
邮箱:hobbm@www.xgjx18.com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楚凤二街94号